图画书幼儿观察能力的年龄特点与指导策略(3—4岁)

总体来看,小班幼儿在观察图画的时候,最突出特点就是喜欢关注单个、零散的事物,不能按顺序观察,具体有以下表现:

(一)3~4岁幼儿图画观察能力的基本特点:

​ 1. 能指认图画中的单个事物并命名。

我们发现,幼儿在这一时期已经能辨认生活中的很多具体事物,只要图画中出现的事物处于幼儿经验范围之内,他们就能说出单个事物是什么,而且还非常乐意指着图画中自己认识的事物说个不停。

​ 2. 容易注意到零散、个别的现象或事物,尤其是与其兴趣直接相关的事物,但很难把握图画中各事物之间、事物与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小田鼠的背带裤》这个故事中,看第一幅图画,幼儿就会被画面上众多的小动物所吸引,可能会指着小老鼠、兔子、猪、河马说着它们的名字,而丝毫不关注小田鼠身上的那件颜色鲜亮的背带裤,小田鼠穿上这件背带裤时得意的神情,和其它小动物看到小田鼠这件背带裤时羡慕的眼神,也不会想到围绕这件让大家都羡慕不已的背带裤,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基于以上特点,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幼儿会格外关注图画中单个具体的事物,不能很好地抓住单页图画中的关键信息,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单页图画描述的主题,很难对一幅完整的图画进行概括性的表述。

​ 3. 观察的无序性突出,坚持性较差。

幼儿基本上不知道应该按什么顺序观察一幅图画,他们往往喜欢总从自身的经验或者是自己的兴趣出发跳跃着观察,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自己熟悉、喜欢的事物上,持续观察时间也不长。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对3~4岁幼儿图画观察能力的指导应重在培养幼儿细致、有序地观察单页图画,抓住单页图画中的重点细节进行观察,逐步发现单页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概括单页图画内容的能力。具体可运用以下指导策略:

(二)3~4岁幼儿图画观察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

​ 1.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任务。

前面我们在“幼儿观察目的性发展”这一部分提到过,这一时期幼儿不能达到有目的地观察,有时候只看一处,有时候随意乱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用明确、具体的观察任务来加以引导。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观察任务化解成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观察,获取关键信息。在这里,提什么样的问题也很关键 。

【提问】比如说,小田鼠的背带裤第一页,我们要给幼儿的观察任务就是请幼儿观察小田鼠的穿着和其他小动物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小田鼠的这条背带裤上。针对这个任务,我们该如何提问呢?

如果我们问幼儿“画面上有什么呀?”幼儿可能说有兔子、小田鼠……到最后都不会关注到背带裤上。而如果我们问“小田鼠身上穿着什么呀?”“小田鼠的背带裤好看吗?”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小田鼠的这条漂亮的背带裤上。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想一想,“这么漂亮的背带裤,其他小动物看到了会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也是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贴近的,在生活中,当幼儿看到其他小伙伴有了新奇的玩具的时候,自然也想玩一下。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引导幼儿将这种心理迁移到故事画面中,自然就会关注小田鼠穿上背带裤的得意神情,和其他动物充满羡慕的眼神。

通过明确的提问,具体的任务引导幼儿去观察每一幅图画,可以让幼儿有效地获取图画中的关键信息,为理解故事内容打好基础。另外,在幼儿阅读单页图画后,我们还要及时帮幼儿梳理、概括该页图画的基本内容,看完《小田鼠的背带裤》第一幅图画后,我们可以说“小田鼠今天穿了一条这么漂亮的背带裤,非常高兴,其它小动物看到了也非常喜欢,想穿一穿,它们接下来会怎么做呢?”一方面引导幼儿关注单页图画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借此帮助幼儿形成对于单页图画内容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设悬,启发幼儿想象后面的图画内容,借此帮助幼儿形成前后图画之间的联系。

​ 2.运用遮挡法引导幼儿有序观察。

前面我们在讲幼儿观察特点的时候提到过,3~4岁的幼儿基本不知道该按什么顺序来观察一幅图,从而导致观察很随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为了让幼儿养成按顺序观察的习惯,在幼儿观察每幅图画时,我们可以把需要幼儿稍后观察的事物先遮挡起来,然后逐步去掉遮挡,借此暗示图画观察的顺序。最终引导幼儿养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主到次的观察顺序。

比如《小田鼠的背带裤》第一幅图画,我们可以先把旁边的兔子、小猪、河马这些动物遮挡起来,让幼儿着重观察小田鼠。观察它的穿着,观察它的表情,同时设想它的心情,在了解这些主体信息的基础上再让幼儿观察一旁的其他小动物。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运用遮挡法引导幼儿观察的同时,提问也需要具有针对性,围绕需要幼儿观察的部分进行提问。

​ 3.运用动作、表情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

有时,图画中难免会出现幼儿生活经验之外的事物,造成幼儿理解上存在难度。为了扫清障碍,我们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的时候需要运用动作、表情来增加这些事物的形象性,如果有必要我们还要准备相关实物来引导幼儿观察,帮助幼儿理解图画。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借助动作、表情或实物,往往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增强幼儿观察图画的兴趣,但切不可喧宾夺主,影响幼儿对图画本身的观察。

总的来看,小班幼儿在观察图画书画面时由于目的性不够明确,导致观察很随意,往往碰到什么就观看什么,顺序紊乱,坚持性也较差,而且受情绪的影响很大。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引导,比如说通过提问,明确观察的目的,促进他们主动,有效的观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比如“找别扭”“配对对”等,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的习惯。